自闭症的儿童有哪些表现?如何干预?
现在,随着自闭症的知识推广科普,很多家长都了解到自闭症的严重性,因此一听到孩子确诊了自闭症就感觉天都塌下来了。那么,自闭症的儿童有哪些表现呢?如何去干预呢?一起跟小编看看吧!
自闭症的儿童有哪些表现?
1.孩子对于声音没有任何反应;
2.孩子很难跟同龄的孩子接触;
3.拒绝接受一切变化;
4.对于身边环境非常冷漠;
5.会反复的学着别人说话;
6.特别喜欢能够旋转的东西;
7.莫名其妙的就会独自笑起来;
8.抵抗正常的学习方法;
9.总有一些奇怪的玩耍方式;
10.做动作发展不平;
11.自身对于疼痛并不敏感;
12.不会与人进行目光的对视;
13.会特别的依赖某一件东西;
14.会突然不明所以的哭闹;
15.要么特别的爱动,要么一动不动;
16.拒绝一切的拥抱;
17.对于一切危险都不会感到惧怕。
如何进行干预?
在孩子确诊后,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就是:我们要怎么治疗?去哪里治疗?
对此,DSM-V也给出了建议,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到底有哪些治疗手段。
1、ABA(AppliedBehaviorAnalysis应用行为分析)
几乎每位家长在孩子拿到诊断之后,都会听到ABA这种治疗手段,那么ABA到底是什么?
ABA不是一个特定的课程、不是一样特定的技巧、更不是一个特定的程序。ABA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学习模式的科学,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教学方式。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,已证明ABA可有效改善自闭症患者的行为。
ABA的基本原则A-B-CModel(Antecedent–Behavior–Consequence),也就是“前因–行为–后果”。
就好比你饿了,你要吃饭,你找到食物,你吃饱了。“饿了”是前因,“找食物”是行为,“吃饱”是后果。我们通过运用ABC的原理,为了得到的“后果”不同,而强化或减少我们的行为表现,这就是学习的过程。针对ASD的儿童,我们就是根据这样的行为纠正来促进正常行为发展,消除过份行为和避免或消除刻板行为。
有研究显示,12岁以下的儿童每周接受更多小时的ABA,更有可能达成更好的预后效果。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,发现ABA治疗与获得最佳的发育结果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。
但家长还需要注意一点:
虽然自闭症儿童所患的疾病相同,但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,具体如何执行治疗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。在治疗过程中,家庭的配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2、语言治疗
语言治疗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建立交流的基础,支持TA完成交流的基础,对不同语言能力的自闭症孩子都非常重要。
在教导孩子口语表达时,可先猜测孩子的意图,帮TA讲出企图沟通及表达的事、物、想法,再让TA模仿。
借助食物、游戏及字卡等提升沟通表达的意图,藉由仿说进一步到主动表达,由单音、字词等逐步进入复杂句子的表达、事情的陈述与语法的正确性。
但是也有研究统计发现,有一部分(30%)ASD患者终身将无法完成有效的沟通,有明显语言沟通的障碍,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用口语表达出来。所以帮助孩子建立非口语的沟通管道,如图片、文字等也是非常重要的。因为如果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、想法、情感、行为问题也相对会比较多。
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干预手段,还有运动治疗法、感官治疗法、游戏治疗法等治疗手段,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。而这些治疗手段最终的目标都是:
(1)将缺陷降到最小化(加强与社会的交互,并限制重复行为和兴趣);
(2)通过促进学习和掌握适应性技能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功能独立性;
(3)消除、减少或防止可能影响功能技能(如自己吃饭、睡觉等)的问题行为。
除了治疗ASD以外,对并发症的治疗也会影响到ASD干预治疗到效果,所以一旦有相关并发症,也要记得进行相关治疗。
还有一点值得关注,有40%~50%的ASD患者会出现自残行为,如抓挠咬自己等,这些行为需要被优先干预。
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对其他家庭成员和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。超过一半的家庭报告说,由于孩子的照料需求,父母需要减少工作或停止工作。所以“星星的孩子”不仅需要家庭的付出和关爱,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帮助。
以上是小编整理的自闭症儿童的表现以及如何干预?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或者:请致电 400-836-9218 联系我们,同时也可以点击在线老师与您详细沟通 在线咨询
- 上一篇:自闭症的儿童有哪些表现?
- 下一篇:婴儿期自闭症有什么表现?自闭症是如何引起的?
-
自闭症大家都不算陌生,随着社会不断进步,生活节奏加快,父母们也越来越忙,很少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,这个时候孩子就容易出现一些轻微的自闭症/孤独症表现。那么自闭症的儿童有哪...
- 2021-11-25
-
现在,随着自闭症的知识推广科普,很多家长都了解到自闭症的严重性,因此一听到孩子确诊了自闭症就感觉天都塌下来了。那么,自闭症的儿童有哪些表现呢?如何去干预呢?一起跟小编看看...
- 2021-11-25
-
现在生活节奏加快,父母缺乏曾带过一个正常孩子的经验。因此,即使孩子在婴儿期已表现出一些特征,也往往会被忽视。直到3-4岁,孩子的发育问题已到了勿容置疑的程度时,才想到带他去医...
- 2021-11-25